1-2岁宝宝,如何进行婴幼儿口腔健康?

发布时间:2024年12月20日 分类:健康资讯新闻资讯

在宝宝成长的每一个瞬间,我们都希望给予他们最温暖的拥抱和最周全的呵护。从第一次微笑到迈出第一步,每一个成长的里程碑都牵动着我们的心。而在宝宝1-2岁的这段时光里,口腔健康管理成为了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。

想象一下,当宝宝露出洁白无瑕的小牙齿,笑得像春天里绽放的花朵时,那份纯真和美好简直能融化我们的心。但是,小小的口腔里藏着大大的学问,如何为宝宝打造一个健康的口腔环境,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无忧无虑地欢笑呢?

一、减少龋齿菌传播

婴幼儿的口腔菌群从出生开始不断发展,到2岁左右基本稳定。成年人口腔中的致龋菌能通过唾液传递给宝宝,增加宝宝的患龋风险。为避免致龋菌的传播,要做到两点:

1、避免唾液接触

不要嘴对嘴亲吻宝宝、共用餐具、嚼碎食物喂宝宝、用嘴试宝宝食物的温度等。

2、减少看护人口腔中致龋菌的数量

看护人做好自身口腔卫生维护,进行完善的口腔治疗:及时拔除烂牙根、充填龋洞、定期洗牙等。

二、坚持科学喂养

1、不养成含奶瓶睡觉的习惯

睡眠时口腔处于静止状态,唾液分泌减少,唇颊舌运动和唾液对牙齿的清洁作用减弱,牙齿长时间浸泡在乳汁中,患龋风险大大增加。周岁后的宝宝不建议再喝夜奶,夜间频繁母乳或配方奶喂养,宝宝难以达到深度睡眠。含奶睡觉和夜间频繁吃母乳是发生乳牙龋最主要的原因。

2、进食后喝水

1岁以后逐渐尝试少盐、少糖、少刺激、淡口味的辅食。每次喂奶或吃完辅食后,给宝宝喝几口温白开水,冲洗口内食物残渣。进食粗纤维食物后,若有塞牙,需用牙线剔除。

三、维护口腔卫生

父母要用儿童牙刷给宝宝刷牙,每天早晚各一次,睡前一次尤为重要。如果牙缝紧,牙刷清洁不到,父母要帮助使用牙线清洁,可以用牙线棒。

鼓励宝宝尝试自己动手刷牙,当作游戏和玩具,培养宝宝清洁口腔的习惯。

四、家长给宝宝刷牙的要点

原则:有效刷牙就是把每颗牙齿的每个牙面都刷干净,不留死角;同时减少对牙齿和牙龈的磨损;不同位置可以采用不同的刷牙方法,自己能熟练掌握就是好方法。

体位:可以采用抱、躺、膝对膝的姿势

宝宝的头要有依靠,不能悬空,防止乱动被牙刷戳伤;要能直视宝宝的每颗牙齿、每个牙面,这样才能看清是否刷干净。

牙刷:要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儿童牙刷,刷头长度约2个乳上前牙的大小。刷毛柔软感觉舒服,但清洁效果差,可能刷不干净;刷毛硬一些,能刷干净,但感觉可能不舒服。家长要根据宝宝的口腔卫生状况和耐受情况选择软硬适中的牙刷,牙刷长度大约2颗乳前牙的大小。

牙膏:首选儿童含氟牙膏,每次用大米粒大小的量,即使有少许吞咽,摄氟量也在安全范围内,无需担心;若宝宝习惯性吃牙膏泡沫,也可以只用清水刷牙;可吞咽牙膏不利于培养孩子吐牙膏泡沫的习惯,不建议使用。

牙齿清洁的判断方法:仔细看牙面,是否光洁,牙面上和牙缝里有无食物残渣、软垢;刷牙完毕、洗净牙刷后,不用牙膏,再刷牙一遍,在水杯中涮洗牙刷。若水干净,则刷牙干净;若水混浊,则刷牙不干净。

五、定期口腔检查

每半年带宝宝接受专业口腔检查一次;

幼儿活泼好动,身体控制力弱,如果发生牙外伤,及时就医。

在陪伴宝宝成长的每一天里,我们都成为了他们最坚实的后盾和最亲密的伙伴。通过科学的口腔健康管理,我们不仅为宝宝的牙齿健康保驾护航,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爱护自己、珍惜健康的种子。

看着宝宝一天天长大,从第一次尝试刷牙到养成每天早晚刷牙的好习惯,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。每一次的口腔检查,每一次的细心呵护,都是我们对宝宝无尽的爱与关怀的体现。愿宝宝们在健康的口腔环境中茁壮成长,绽放出最灿烂的笑容!

微信微博复制链接